名人传-郦道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郦道元(?-527),字善长,北魏范阳郡县(今河北深县》人。父郡范,北魏时官至平东将军青州刺史。郦道元在少年时代,就随父亲去山东,经常访求名 胜 古 迹。年后,他曾在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和洛阳作过中央官吏,又先后担任过冀州(今河北冀县 )镇东府长史,鲁阳郡(今河南鲁山)太守,东荆州(今河南唐县)刺 史,河 南(今洛阳)尹等地方长官,对于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区的地理情况都很熟悉。他每到一处,总要“访渎搜渠”细心观察水道。
郦道元性格刚毅,执法峭严,深为权豪们所惮恨,终于受到汝南王元悦等的暗算。元悦等乘雍州刺史萧宝备有反抗北魏意图的时候,怂恿朝廷派遣郦道元任关右大使,前去说服萧宝黄,以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萧宝贪果然以为郦道元是专来对付自己的,立即派兵把他围困于阴盘驿亭(今陕西临潼东)。亭在冈上,穿井十多丈不能得水,水尽力屈,道元及其弟道峻,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同遭杀害,时为五二七年(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至于郦道元生在 何 年,史 无 明文,据后人推算,可能在四六五年( 北魏和平六年》或四七二年( 延兴二年 )。
郦道元一生勤奋好学,尤其致力于古代地理著作的研读,如《山海经》、《尚书·禹贡》、《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以及描述名都的辞赋、记 水道的《水经》等。他认为这些书的内容过于简略,未能把祖国的地 理历史面貌、风土人情全面详尽地反映出来。于是他选择《水经》作底本,采取作注的形式。写成了一部在当时称得上是我国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巨著一一《水经注》。
《水经》相传为西汉时桑饮所撰,另一说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候的作品。《水经》共记述河道一百三十七条,郦道元作注,又补充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水经》叙述简略,而《水经注》四十卷、约三十万字,注文二十倍于《水经》,极大地丰富了原书的内容。
郦道元写作《水经注》的目的和方法是“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即以水道为纲,凡是河流经过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古迹、地形矿藏、农田水利以及城镇的兴废沿革、河道的变迁、名称的改易,以至有关的历史事件人物、神话传说等等,都作了详细的考订和描述。叙述还往往涉及有关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资料。他遍览了当时所能见到的书籍和地图,写作态度十分严谨。据统计,仅注文中所引用的材料就达四百三十七种,还采录了汉魏时期的不少碑刻和一些民间的歌谣谚语。
尤其难得的是,他曾亲自跋山涉水,追溯源流,寻访古迹,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而书中很多绘形绘色、逼真动人的描写,又是文笔绚烂的游记小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受到历代文学家的重视。尽管郦道元生活在南北对峙的时代,但却没有因此而使他的著作受到限制或影响,他继承了《禹贡》的传统,把自古以来汉民族活动的范圈,作为统一的描绘对象。哪道元的《水经注》,可以看作是北魏以前我国古代地理学的总结,代表了当时地理科学的最高水平。
当然,由于所《水经注》记述的地域十分辽阔,甚至超出了今天中国的疆界,而涉及的间题又非常广泛,加上当时南北分裂的局面,郦道元不可能一一身历其境,事事都描述详尽。所引用的书籍也不是完全确实可信,因而叙述中也产生了一些错误。例如以浙江( 即钱塘江)安合姚江,等等。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详实可靠的,人们甚至可以根据书中的记载,把当时的地理情况进行复原,描绘在地图上。这对我们今天制订城建规划、兴修水利工程以及从事历史研究考古工作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部杰出的地理名著,由于长期辗转传抄翻刻,致使经注混淆、字句错误脱漏之处很多。经过明清两代以及民国初年许多学者多年辛勤地校勘订正、补缀缺遗、辨析经注和重次篇目,已基本上恢复了它的原来面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