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绽放新魅力

2023-06-12 21:20:56 来源:看微山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1日 第 08 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传统工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批手艺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民间手工艺创作生产,将纺染织绣、编结扎制、雕刻堆塑等“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实现传统工艺振兴与乡村文化振兴同频共振、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交织共生。

结合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发布的“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本报记者深入探访五地依托传统美术类国家级非遗项目设立的非遗工坊,多角度展示传统工艺新活力、乡村振兴新面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编 者

陕西西秦刺绣——

针下锦绣 指上乾坤

本报记者 龚仕建

走进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闫家村的农家院落,一幅“鸟衔樱桃花,此时刺绣闲”的画卷铺展开来——梧桐树下,妇女们或两两相坐,或三五围群,随着手中上下翻飞的银针,簸箕里的彩线化成了布缎上的图案。你绣耳朵,我绣面,你裁四爪,我点睛,箩筐里堆着刚完工的一只只或威猛、或呆萌的“小老虎”。

这就是“西秦刺绣”,一项传承于陕西省宝鸡市的巧夺天工的民间绣活。有别于苏绣、湘绣等四大名绣,西秦刺绣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造型上有平面、立体、浮雕等形式,技法上有平绣、悬绣和拼缝等工艺,形态简洁夸张,色彩明快热烈,2008年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考古学者们曾在宝鸡的西周井姬墓葬中发现有刺绣遗迹,一脉飞针,千年相传。西秦绣娘们大多自幼受到祖母、母亲的手教,或是亲戚邻居中技艺高超者的传授,目前仍活跃在宝鸡北部塬区千阳、凤翔、陇县等地的农村地区。

千阳县太阳鸟工艺品非遗工坊带头人李惠莲,是其中的一位代表性绣娘。今年62岁的她,从小就学做布艺刺绣的基本技巧。30年前,她把香包、十二生肖等刺绣产品,挑到城里小学、幼儿园门口出售。如今,她用上了电动缝纫机、绣花机和电商平台,开发出民俗文化、仿真刺绣、摆件玩具、儿童服饰、保健养生五大系列200多个刺绣新品,带领绣娘年制作刺绣产品80多万件,产值1500多万元,带动几千人就业。

李惠莲所在的非遗工坊,有上千名绣娘。大家没有严格上下班时间,一声“订单来了”,绣娘们就三五结伴来到工坊,有满头银发的老奶奶,也有刚过门的媳妇,她们或就地而坐,飞针走线;或拎一包经过机器裁剪加工的小配件回家,闲来缝制。一批订单下来,绣娘们能拿到几百到三四千元不等的报酬。

刺绣让农村妇女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照顾老人、子女教育等农村“三留守”问题顺势化解。妇女们在刺绣协作中,结成深厚情谊,更彰显了乡村文明新气象。看到这一“蝴蝶效应”,千阳县顺势推进产业化开发非遗项目,引导上万名群众通过刺绣就业创业,把非遗传承拓展为大众文化技艺,并引入四大名绣技法和现代时尚元素,让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接轨,绽放更加灿烂的光彩。有赖于工坊带动下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电商营销,全县年销售产品680多万件,产值达8600万元,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

虎头虎脑、虎虎生威、如虎添翼……这些词语体现了人们对虎特殊的情感。文化兴,国潮起。近10年来,西秦“虎”,走红各地。出自农家绣娘们手中的虎头帽走进了北京冬奥会、虎头枕荣登邮票全国发行、虎头鞋跻身优秀旅游纪念品行列……产品供不应求。作为西秦刺绣的发祥地和主产区,千阳县目前有21个刺绣专业合作社,带动1.2万名妇女就业。西秦刺绣这一植根于乡土的民间美术,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正为家门口的父老乡亲绣出一条“致富路”。

河北衡水内画——

一壶一世界 一村一风景

本报记者 史自强

夏日时节,走进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东里满镇南韩村,沿乡间小路,穿过仿古牌楼和金色麦浪,一片古色古香的园林建筑映入眼帘。

推门而入,几名画师正在凝神作画,其方式动作尤为别致:左手握鼻烟壶,右手持细笔,将笔从黄豆大小的壶口伸入,沿水晶容器磨砂壁反向绘画。细看所绘,有气势磅礴的山水、惟妙惟肖的仕女、鲜嫩欲滴的瓜果……勾画层次分明,点染错落有致,图案栩栩如生。

这就是独具特色的衡水内画,奇就奇在“画内不画外”,2006年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方寸之内显日月,股掌之上惹人怜。’形容的就是内画”,内画创作者刘晖介绍,“由于鼻烟壶的壶口很小,画师须使用特制画笔——笔尖与笔杆成90度角的金属杆画笔,作画时,笔尖与壶壁也要保持垂直”。

这里是衡水市20多家内画非遗工坊之一。2019年,衡水内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馆长王自勇发起衡水内画非遗工坊,旨在通过内画传统技艺的研究与创新、公益性技能培训等方式,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衡水内画。

工坊内,画师们面前摆放着五彩颜料。衡水内画的画风厚朴古雅,线条细腻流畅,融入了中国画皴、擦、点、染、勾、撕等技法,加上是反向作画,创作难度可想而知。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些画师是各村农闲的村民。原来,几年前,他们参加了衡水内画技艺传承创新暨扶贫工坊培训班。“前后10期培训班均由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指导,培训学员1500余人次,如今已创作出内画艺术品5万余件,实现人均月增收2200余元。”王自勇介绍,“20多个分布在各县各村的衡水内画非遗工坊,有的负责内画,有的负责磨制毛坯,有的负责包装配饰,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全市有内画从业者1万余人,衡水内画成为省内颇具影响和实力的文化产业之一。”

如何推动衡水内画更好发展?以王自勇为代表的传承人没少动脑筋。他们紧跟时代步伐,从生活中寻找灵感,把乡村振兴、绿水青山、激情冬奥等题材引入创作。同时,把内画从鼻烟壶拓展到水晶球、屏风、笔筒等更多载体中,推出了50余个新品种、100多项新产品,让内画艺术绽放新光彩,让非遗工坊迸发新生机。

一勾一画,一点一染,映衬着美丽乡村新图景。非遗工坊内,一幅艺术传承与富民增收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浙江嵊州竹编——

编织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窦 皓

用手指轻蘸少许水,均匀地抹在竹丝表面,然后将其拉紧,横竖交叉编织,在一压一挑、一经一纬中,一个竹盒逐渐有了雏形……走进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黄泽镇的嵊州竹编非遗工坊,负责人吕成正在赶制一件竹编摆件。

嵊州竹编始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至汉晋时工艺已臻精细,明清两代编结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渐成为民间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嵊州竹编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工序,以及漂白、花筋、蓝胎漆、模拟动物等特色工艺。2006年,嵊州竹编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近年来,嵊州竹编紧随时代变化,通过设立嵊州竹编非遗工坊,促进产品创新、技艺培训、文旅融合发展。

嵊州竹编有篮、盘、罐、盒、瓶、屏风等十二大类产品,7000余个花色品种,每一类制作工艺都非常考究,一般要经过设计、造型、制模、估料、加工竹丝篾片等10多道工序,以纯手工制作,造价不菲。吕成手上的一款半成品竹盒,虽然只有西瓜般大小,因其是手工特制精品,市场价也超过1000元。

高价的工艺品,市场需求量小,而日用类竹编器具已逐渐被塑料、金属等制品取代。如何使嵊州竹编重回日常生活?

“我们积极联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并参加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不断深化对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生活时尚相融的思考。”吕成说,工坊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持续更新理念,使产品朝着实用化、潮流化、精品化方向发展。

为迎合当代饮茶风尚,工坊研发竹编茶桌、茶盘、茶具收纳盒等茶系列产品40余种;为配合当下流行的简约装修风格,推出竹编屏风、柜子、椅子等家具系列产品30余种;为适应绿色环保的家居趋势,生产竹编灯罩、屏罩、竹帘等民宿应用系列产品10余种……兼具审美与日用功能的竹编制品,不仅在礼品、收藏市场上需求旺盛,更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家用优选。在设计创新的带动下,这里竹编产品的年产值超700万元,为本地及周边县市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如今,吕成的女儿吕爽大学毕业后也回到家乡,加入嵊州竹编传承队伍,她希望“借助互联网让更多人感受到竹编技艺里的匠心之美、文化之美和艺术之美”。

山东聂家庄泥塑——

泥巴塑成“金疙瘩”

本报记者 王 沛

山东半岛,红高粱之乡,潍坊高密姜庄镇聂家庄泥塑非遗工坊内,大大小小的泥塑颜色鲜亮,憨态可掬。走进一间工作室,高密市级泥塑代表性传承人聂鹏正手捧一团泥土,不一会儿工夫,小老虎的形象呼之欲出,染上色,便神气十足。

高密系千年古邑,自古有“三绝”:扑灰年画、剪纸和聂家庄泥塑。据记载,聂家庄泥塑起源于明代万历初年,主要用于民俗活动、家庭观赏和儿童玩耍,当地更有民谣:“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儿。”2008年,聂家庄泥塑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聂家庄泥塑形、色、声、动四者俱全,在各地泥塑中独一无二。泥塑的原料,来自聂家庄地下一米多的黄黏土,加上细黄土,按比例和好泥,放进石膏制成的模具里按压成型,自然晾到半干后修坯。取土、和泥、制模、制坯、脱模、修坯、制哨、装哨、彩绘……经过10多道工序,制作完成的艺术成品,造型大胆夸张、稚拙憨朴,着色浓艳,能动会叫,表情生动。

工作室内,架子上摆满了小老虎,竖眉瞪眼,威风凛凛,胸挂桃红大花,额涂朱笔大“王”。“这是‘泥叫虎’,是聂家庄泥塑最经典的形象,腰部断开,用牛皮相连。”说着,聂鹏拿起一只老虎,拉送首尾,发出“呜呜”的响声,趣味横生。

聂家庄泥塑也曾“叫不响”。以前,泥塑加工各做各的,存在小、散、乱问题,效益很低,加上有手艺的人纷纷外出打工,这一工艺一度陷入传承发展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做好活态传承,留得住乡愁,为乡村振兴赋能。”高密市文旅局局长于义说。

为此,聂家庄村及周边3个村成立高密市昌盛泥塑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非遗工坊,采用“党组织+合作社+工坊”模式,以18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引领,吸纳了120多名从业者,形成产、供、销一体链条。如今,周边群众只要愿意学习泥塑技艺、从事泥塑生产,均可就近到工坊参加培训和务工。非遗工坊带动周边5000多名群众从事工艺品制作,实现泥塑产业化发展,村民人均年增收8000多元。

为融入现代生活,聂家庄泥塑不断探索创新路径。聂鹏在直播间当起主播,一边讲解泥塑工艺,一边销售泥塑产品。为扩大销售渠道,村里还组织直播培训,使工艺品销量月均提高20%以上。聂家庄泥塑种类也日益丰富,如今已由叫虎、叫鸡、摇猴等“老三样”,发展出270余个新品种。工坊还与清华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发产品,进一步拓宽泥塑发展之路。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红高粱小镇、泥塑产业园等景点,商品展销、研学体验游等都成为聂家庄泥塑非遗的推广方式。产、研、教、学等多形式并举,聂家庄正不断将泥疙瘩变成“金疙瘩”。

云南剑川木雕——

精雕细琢 素木生花

本报记者 杨文明

6月的云南剑川骄阳如火,地里已经不太适合继续做活。可剑川县甸南镇回龙村内,不少村民足不出户,也有忙不完的活计。

还没进村,已闻木香;尚未入户,已听斧凿作响。作为木雕之乡,剑川声名远扬,而这回龙村内的嘉林木雕非遗工坊,则让村里不少工匠的好手艺有了施展之地。

工坊算不上大,负责人是90后施彬林。当不少传统工艺面临传承难题时,施彬林成立的工坊,却改善了不少村里工匠的生计。备一块木板、泡一壶浓茶,往往就能充实工匠的一天。说是工匠,其实不少人都还种着地,经营着其他买卖。村民施红灿开着包子铺,早上销售、晚上备料,剩下的时间归自己。做木雕既能丰富闲暇时间,又能有份额外收入,施红灿一年下来能增收两万多元。村里其他工匠多半也是这样,施彬林感慨:“闲时木雕,不仅能减少抽烟喝酒的花销,还能让村里民风向善。”

村里人的这份从容,来之不易。2013年,中专毕业回家的施彬林决定传承木雕手艺,彼时钢筋混凝土正悄然替代传统土木结构房屋。不再需要飞檐斗拱这样的大型木雕,“雕得金龙腾空飞,刻出雄鸡报五更,凿成百鸟枝头唱,镂花引蜜蜂”的手艺何来用武之地?施彬林没有灰心,他发现虽然民居建筑上不再大规模使用木雕,但城里的茶咖休闲空间、民宿等仍然需要木雕作为特色装饰。作为手工艺品,剑川木雕有其当代价值。

创新源自积淀。立意线描、打粗坯、打细坯、修光、装饰、打磨、上漆……传统剑川木雕不仅选料考究,还将书画艺术和木雕艺术相融、石雕和木雕技艺互补,无需描金彩绘,原木本色即可一展万物生机。再加上独特的斜榫等结构,确保圆雕、透雕、镂空雕等10多种技艺自由发挥,呈现层次丰富、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2011年,剑川木雕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打小耳濡目染,施彬林从父辈那里学会了木雕手艺。文旅部门的免费培训,则让他了解了花鸟虫鱼背后的寓意、当代审美需要什么样的手艺。于是,他运用传统技法,结合梅兰竹菊等寓意美好的元素,设计出既古典优雅,又不失现代气息的木雕作品,不仅省工省钱,还更适应室内装饰需求。

传承需要匠心。工坊有两处院落,位于剑川木雕艺术小镇大师巷内的院落,游客较多,侧重展示及培训;而剑川县甸南镇回龙村内的院落则是“前店后厂”,侧重制作、销售木雕工艺品。对于施彬林来说,既要为初学者找到合适的雕刻方向,也要确保所销木雕品质过硬。除了联系订单、创作作品、指导学徒,他每天都要花不少时间,帮村里工匠制作的木雕进行修缮、打磨、装框,只为守好剑川木雕这块文化招牌。

离暑假还有一个多月,工坊已经接到上百个孩子前来研学的订单。施彬林说:“希望孩子们能像我小时候那样,因为接触木雕而爱上传统工艺。”

版式设计:蔡华伟

标签: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