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正式启动两项国家级非遗申报!_天天快报
5月28日,
博罗县政府主办的
(资料图片)
2023葛洪文化节(中医药篇)
在罗浮洞天会议中心、
罗浮山朱明洞景区等地联动上演。
活动中,
博罗正式启动葛洪传说、
罗浮山风湿膏药制作技艺
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以实际行动助推惠州
焕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活力。
2023年葛洪文化节主会场——罗浮洞天会议中心,也是三届中国中医科学大会会址。
“由人到神”
葛洪一生两入罗浮修炼推广中医
“罗浮山为仙山,释道所聚,传说尤多。”罗浮山的传说层出不穷。秦代以来,罗浮山便有安期生、朱灵芝、葛玄等人先后造访,“浮山东来”“安期生罗浮成仙”等传说引人入胜,而葛洪传说,更是历久弥新。
罗浮山葛洪洗药池。
葛洪是三国时期著名方士葛玄的侄孙,曾师从葛玄的高足郑隐学道炼丹,尤喜“神仙导养之法”,一生两次入罗浮山。第一次,在晋惠帝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好友嵇含获任广州刺史,邀葛洪出任参军。不料葛洪抵达广州后,嵇含在襄阳遇害。滞留在广州的葛洪带着对尘世的失望,转而热衷仙道,选择了有着浓厚仙道氛围的罗浮山栖隐学道,采药炼丹。在此期间,他与南海太守鲍靓之女鲍姑成婚,两人结成“神仙眷侣”,精究医药,为百姓治病。鲍姑擅长灸法,葛洪于此期间撰写的重要医药著作《肘后备急方》收录了大量灸方,可谓葛氏夫妇的智慧结晶。之后,葛洪返回故里,时仕时隐。成帝咸和七年(公元332年),葛洪寻求丹砂举家南下,行至广州被刺史邓岳留下,遂隐居罗浮山,炼丹修道,著述不辍,直至终老山中。
隐居罗浮山的葛洪,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道教哲学理论和医学著作,将道教提升进入一个更高境界,也使得“岭南第一山”罗浮山声名远播,逐渐形成“儒释道”鼎立局面。
葛洪在罗浮山修道、建庵、炼丹、行医的事迹逐渐被神化,衍化成民间传说,主要有采药炼丹、悬壶济世、飞天成仙三部分。
受到众多研究者关注的还有葛洪与妻子鲍姑、徒弟黄野人等传说,流传到各地,丰富葛洪传说的内容,使葛洪传说形成了立体架构。博罗罗浮山和广州三元宫、顺德葛岸村等与葛洪相关的文化遗迹,成为传说的印证与重要组成部分。葛洪传说具备了文学、民俗、历史、学术、 社会、文旅等多重价值。2022年,葛洪传说列入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传承创新
深挖中医药底蕴惠民普世
罗浮山,还是岭南重要的天然中草药宝库。
早在一千六百年前,葛洪在《抱朴子·仙药》篇以及《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著作中记述罗浮山丰富的中草药,如《抱朴子》记载:“篱陌之间,顾盼皆药”,“草石所在皆有”,可见罗浮山的中草药遍地皆是。到了宋代,罗浮山的药师们在冲虚观旁开辟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洞天药市”,鼎盛时罗浮药市绵延数里,入市者盈万,岭南乃至东南亚的药商云集于此。
罗浮山葛洪博物馆前的葛洪雕像。
葛洪等无数名家名医积淀的医学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罗浮山的制药历史也非常悠久、独树一帜。博罗不断培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土壤,推动健康一二三产高效协同,如在罗浮山下兴建“广东省罗浮山制药厂”,利用当地药物资源,大量生产“风湿宁”“罗浮山风湿膏药”等药物,还搜集整理民间古秘方,恢复“罗浮山百草油”的生产。
罗浮山百草油处方来源于葛洪,处方和技艺由罗浮山道士代代相传至20世纪初期,因战乱流落民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赤脚医生叶国经等收集研制罗浮山百草油技艺并创办罗浮山制药厂,实现批量生产。2011年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罗浮山风湿膏药制作技艺,则以41味道地中草药,经提取、炼油、下丹、去火毒等工艺,制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黑膏药的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所制成的外用贴剂,疗效显著,安全简便,被誉为“风湿圣药”。它与葛洪传说同批列入省级“非遗”项目。
从传说到传承,从记忆到技艺,博罗县借葛洪文化节之契机启动葛洪传说、罗浮山风湿膏药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正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和健康旅游首选目的地。
来源:惠州头条app
记者:侯县军
编辑:陈旻蓉
审核:林正淳、彭觅笑、严映霞
惠州发布编辑部综合整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