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流行以来部分国家(地区)疫情流行形势及防控措施探讨

2023-05-19 04:05:31 来源:北京预防医学会

引用文本:蔡雨欣,徐响,沈莹,等.奥密克戎流行以来部分国家(地区)疫情流行形势及防控措施探讨[J]首都公共卫生,2023,17(2):70-75.

蔡雨欣 徐响 沈莹


(资料图片)

刘永红 姚慧 王小莉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项目(编号:Z221100007922019)

作者单位: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通信作者:王小莉,E-mail:wangxiaoli198215@163.com

摘要

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引发各国(地区)多次流行高峰,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在每次流行期间,各国(地区)综合考虑疫情发展形势、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本文基于流行病学资料和文献研究,探讨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以来,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流行形势,以及主要的防控措施和经验,为我国在疫情防控新阶段下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提供启示。

关键词

奥密克戎;流行形势;防控措施

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奥密克戎为“需要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1]。随后,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引发各国(地区)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以来最严重的一波流行,且后续出现了多次不同程度的流行。其中,英国和美国等欧美国家较早出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大规模流行,且在全球率先放宽防控措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亚洲国家(地区)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早期积极应对疫情,而在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后逐步放宽各项防控措施。2022年11月11日、12月7日和12月26日,我国相继出台了“二十条”“新十 条”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在“保健康、防重症”等方面迎来新挑战[2]。对经历过多次流行并采取不同防控措施的国家(地区)进行探讨,可为我国在疫情防控新阶段下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提供启示。

本文采用Our World in Data官网中的流行病学资料,使用WPS Office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英国、美国、 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自2021年11月26日-2022年12月26日的数据进行统计。为了平滑数据并减少随机波动,采用七日移动平均日增病例数绘制疫情流行曲线,并根据GISAID官网中变异株的构成情况分析每波疫情的主导变异株,同时从政府官网及新闻媒体报道收集整理防控措施,以探讨各个国家(地区)的流行形势和主要防控措施。

01 奥密克戎流行以来各国(地区)

疫情流行形势及主要防控措施

1.1 英国

2021年11月底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以来,英国主要经历了3波疫情,持续时间均为3个月左右。与第一波相比,第二波疫情累计报告病例数,ICU患者数和死亡数分别降低57.4%、62.5%和26.7%。与第二波相比,第三波疫情的规模进一步下降,累计报告病例数和死亡数分别降低64.3%和 36.4%。2022年8月底以来,疫情进入平稳期(表1和图1)。

英国是最早取消所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措施,实行“新冠共存”方案的国家之一。2022年2月21日,英国宣布,不再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取消所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防控限制。3月18日起,英国取消所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制定的入境限制措施。随着ICU患者和死亡病例的减少和医疗压力的降低,英国于8月31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警戒级别从三级降至二级[3]

1.2 美国

2022年1月,奥密克戎变异株在美国引发了第一次流行高峰,时隔6个月出现第二次小高峰。与第一波相比,第二波疫情的高峰峰值仅占第一波峰值的16.8%,总体上疫情持续时间增加1倍,累计报告病例数、ICU患者数和死亡数分别降低46.4% 、63.5%和55.0%。2022年11月以来,日新增病例数略有上升(表1和图1)。

2021年12月,由于病例数激增,美国免费发放抗原检测试剂,开启检测治疗一站式服务,提倡居民佩戴口罩。2022年2月,美国取消强制口罩令,乘坐公共交通时无需佩戴口罩。6月,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即可入境美国,不再要求核酸检测及出示阴性检测证明[4]。11月以来,尽管日新增病例数有所上升,但美国没有收紧防控措施。

1.3 日本

2022年1月以来,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日本病例数激增,主要引发3波疫情。与第一波相比,第二波疫情持续时间较短,报告病例数升高63.4%,而ICU患者数占病例数的比例,以及死亡数占病例数的比例分别降低56.3%和35.3%。2022年10月以来,日本处于新一轮疫情增长中。截至2022 年12月26日,第三波疫情暂未达到高峰,但累计报告病例数已突破700万例(表1和图1)。

2022年1月,日本政府迅速反应,宣布自1月21日起对34个县级以上地区从严管控,直至3月21日才放宽餐饮、举办活动、出行等管控措施[5]。在后续疫情流行期间,日本不再实施大范围的防疫措施。第二波疫情回落后,日本宣布自9月7日起接种3剂疫苗者可免除核酸检测[6]。2022年11月以来,日新增报告病例数居全球首位,但日本并未收紧防控政策。

1.4 韩国

2022年1月中旬,韩国出现了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有史以来流行最强的疫情。紧接着,又出现了第二波小高峰,其峰值仅占第一波峰值的33.3%,报告病例数降低63.2%,ICU患者数占病例数的比例,以及死亡数占病例数的比例分别降低69.8%和77.8%。2022年10月-12月26日,韩国疫情再度呈现上升趋势,暂未达到高峰(表1和图1)。

韩国根据疫情形势调整防控政策,如2022年6月疫情趋稳时,允许入境人员三天内接受核酸检测;7月病例增多时再度收紧政策,要求入境当天接受核酸检测。总体上,韩国逐步放宽防控政策,如自3月取消入境人员隔离义务,9月取消入境前核酸检测, 10月解除入境第一天核酸检测后,韩国所有入境相关的新冠防控措施全面解除[7]

1.5 新加坡

2022年1月以来,新加坡主要出现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3波疫情。3波疫情的持续时间相差无几,但疫情规模递减。与第一波相比,第二波疫情峰值占第一波峰值的55.6%,报告病例数和死亡数分别降低46.4%和60.0%。2022年9月,出现第 三波疫情,其峰值分别为前两波峰值的46.4%和79.1%(表1和图1)。

在第一波疫情下降阶段,新加坡于2022年3月宣布放宽社会管控措施。8月下旬,日均报告病例数下降至3000例以内。新加坡宣布,自8月29日起取消室内佩戴口罩的法律要求,且入境人员无需进行核酸检测和隔离[8]。2022年9月以来,虽然病例数再次上升,但新加坡仍进一步放宽防控措施,取消500人以上聚集活动的限制和对疫苗接种情况的差异化管理[9]

1.6 中国香港

2022年1月,奥密克戎变异株在中国香港引发了的一波强流行,死亡数占病例数的比例高达0.8%。2022年6月,出现第二波疫情,其峰值仅占第一波峰值的15.5%。7-9月初,死亡数占病例数的比例仅为0.1%,即使9月下旬攀升至0.4%左右,仍不足第一波的1/2。2022年11月,第三波疫情正在发展阶段(表1和图1)。

在后续出现流行小高峰期间,基于死亡数占病例数的比例仍保持在较低水平,中国香港不断缩小管控范围和管控人群。2022年8月,自海外或中国台湾抵港人士的酒店检疫期由7d缩短至3d,并将根据风险级别缩短管控范围。2022年12月,中国香港取消市民进入场所时的扫码要求,撤销“疫苗通行证”的黄码安排,撤销前往内地人士的口岸快速核酸检测安排等[10]

注:0ur World in Data官网中的数据是从各国(地区)政府、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官方来源收集并整理的。各国(地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的统计没有统一的标准,其中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诊断主要基于实验室、临床和流行病学标准,如英国、美国和中国香港将核酸检测和快速抗原测试阳性数统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数,而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病例的认定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如英国和美国以死亡证明是否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列为死因之一为标准,中国香港将所有检测阳性后28d内死亡的个案算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病例,其他国家没有公布明确的统计标准。同时,检测能力和策略也会影响病例和死亡的诊断。此外,由于Our World in Data官网中部分数据不完整,且部分国家(地区)第三波疫情正处在上升阶段,暂不能统计持续时间、达峰时间、高峰峰值、病例数等数据,故采用“—”代表数据缺失。

02 各国(地区)疫情流行形势的特点

2021年底至2022年底,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近一年内,上述国家(地区)出现了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流行以来的最高峰,并引发了2~3波疫情。第一波疫情主要由奥密克戎BA.1或BA.2变异株引发,持续时间为3~5个月左右。第二波疫情主要由奥密克戎BA.2或BA.5变异株引发,持续时间为3~6个月左右。前两波疫情达峰时间的间隔时间范围为75~196d。第三波疫情主要由奥密克戎BA.5、BQ.1、BQ.1.1或XBB变异株引发,其中英国和新加坡第三波疫情历时3个月左右,而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第三波疫情还处在上升阶段。

除日本外,其他国家(地区)第二波疫情的规模占第一波规模的比例在40%~60%左右,第二波疫情的峰值占第一波峰值的比例在15%~60%左右。日本在2022年7月第二波疫情发展之初,过早宣布不会出台限制出行等防控措施,在病例激增时也未采取更严格的防疫措施,导致第二波疫情“爆炸式”蔓延,超过第一波疫情规模。同时,比较日本前两波疫情达峰时间的检测情况,第二波疫情的日核酸检测量增加近50%[11],不排除由于检测量增加导致病例数升高。除英国外,其他国家(地区)第二波疫情死亡数占病例数的比例较第一波降低幅度在10%~80%左右。英国取消免费核酸检测后,大多数感染者没有被发现和报告[12],造成报告病例数低于实际感染人数,死亡数占 病例数的比例出现偏高的现象。此外,美国ICU患者数占病例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地区),原因主要包括2022年以来检测量大幅下降导致的病例数被低估,且当时疫苗接种率较低(美国为63%,韩国为82%)导致了大量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等[13]

03 启示

经历最高峰之后,各地政府未明显回调防控措施,而是基于疫情发展形势、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将防控措施向更常态化的方向调整。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不断变异和传播,各国(地区)出现了多波次流行,且在第一波疫情高峰后的3~6个月左右达到第二波疫情高峰。因此,在经历一波大流行后,仍须做好抵御下一波流行高峰的准备。由于没有及时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日本以奥密克戎BA.5变异株为主的第二波疫情规模远超第一波,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敲响警钟。在“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须持续做好疫情监测预警,综合考虑疫情发展趋势、医疗资源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及时发现和评估可能出现的疫情风险,并进行分级预警响应,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避免疫情扩散和恶化。目前,奥密克戎BQ.1 和BQ.1.1变异株在美国、中国香港等地迅速传播,奥密克戎XBB系列变异株在新加坡等地引起新的感染浪潮。鉴于这些奥密克戎新亚型变异株具有目前已知最强的逃逸中和抗体的能力[14],须警惕其传入我国后引发大规模流行的风险。日后,须持续开展病毒基因组监测工作,密切关注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情况,及时掌握病毒在免疫逃逸能力、毒力等方面的特征[15]

在调整防控措施的过程中,注重信息公开和政策透明,争取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对政策的理解对防控措施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美国疾控中心官网公布了病例、入院患者、死亡和疫苗接种等最新数据,以及污水、病毒基因组等监测数据, 以便及时了解相关情况。新加坡通过报告加护病房的使用率等数据及预测情况,宣布疫情发展到某种极端情况下可能缩紧防疫措施。中国香港对检测、入院、ICU患者到死亡进行全流程的数据监测并定期公布。正确、及时地发布疫情信息、医疗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针对不同严重程度情况下采取的响应措施等,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和引导,保障政策有效落实。

疫情期间,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通过分级诊疗等方式,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降低死亡风险[16]。基于传染病的负外部性,若短时间内出现大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占用病床等医疗资源,将导致其他疾病患者不能得到救治,出现医疗挤兑。2022年8月,随着日本疫情加重,医疗系统不堪重负,多地病床使用率超过60%,多家医院因医护人员感染而暂停接收住院患者[17]。由于疫情大规模暴发,早期分级诊疗策略不完善等因素,中国香港在第一波疫情期间也出现了医疗挤兑[18]。基于以往的防控经验,新加坡早在2020年初就启动了分级诊疗机制,综合考虑年龄、疫苗接种和疾病严重情况等,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实行分级分类就诊,将病死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为实现 “保健康、防重症”的目标,做好分级分类收治患者,应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能力,加强ICU病房等医疗物资和医疗力量储备。

提高疫苗接种率是各国(地区)放宽防控政策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防重症和防死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香港曾因低疫苗接种率导致死亡病例数量快速增长[19]。分析2022年1月6日至3月21日中国香港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率和疫苗接种情况,结果显示死亡病例中老年人(60岁及以上)占比达96%,且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相对死亡风险是接种2剂以上疫苗的老年人的21.3倍[20]。目前,我国全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率已超过90%,但60岁以上及8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分别为86.6%和66.4%,亟待提升[21]。应大力推动疫苗接种工作,通过宣传疫苗在防重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将疫苗接种与居民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评估等活动相结合等方式,提高老年人和儿童等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意愿,并优先在重症高风险人群中推动开展第二剂加强免疫接种。

04 研究的局限性

首先,分析基于Our World in Data官网中的公开数据,其中报告病例数、ICU患者数和死亡数等受当地监测能力、检测水平等影响较大,不能体现实际的发病水平。其次,各国(地区)对病例的发现能力不尽相同,统计口径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存在误差。此外,从政府官网及新闻媒体报道中收集各国(地区)的主要防控措施,忽视了措施的落实情况,未来需要进一步对实际的防控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参考文献

扫码关注我们

北京预防医学会

交流学术成果传播健康知识

标签: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