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死病中惊坐起笑问客从何处来(垂死病中惊坐起)
1、下一句是:暗风吹雨入寒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一、暗风吹雨入寒窗,拼音:【àn fēng chuī yǔ rù hán chuāng 】。
3、二、翻译: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忽的坐了起来。
4、三、出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作者】元稹 【朝代】唐。
5、四、原诗: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作者】元稹 【朝代】唐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6、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7、五、全诗译文:残灯已没有火焰,周围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这时听说你被贬官九江。
8、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忽的坐了起来。
9、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10、六、鉴赏此诗的中间两句是叙事言情,表现了作者在乍一听到这个不幸消息时的陡然一惊,语言朴实而感情强烈。
11、诗的首尾两句是写景,形象地描绘了周围景物的暗淡凄凉,感情浓郁而深厚。
12、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
13、此时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
14、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
15、于是,看到“灯”,觉得是失去光焰的“残灯”;连灯的阴影,也变成了“幢幢”——昏暗的摇曳不定的样子。
16、“风”,本来是无所谓明暗的,而今却成了“暗风”。
17、“窗”,本来无所谓寒热的,而今也成了“寒窗”。
18、只因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情的渗透,连风、雨、灯、窗都变得又“残”又“暗”又“寒”了。
19、“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是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会一体、“妙合无垠”。
20、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
21、白居易曾写有两句诗:“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这是白居易在元稹初遭贬谪、前往江陵上任时写的,表现了他听到送信人敲门,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元稹来信的情状,十分传神。
22、元稹此句也是如此。
23、其中的“惊”,写出了“情”──当时震惊的感情;其中的“坐起”,则写出了“状”──当时震惊的模样。
24、如果只写“情”不写“状”,不是“惊坐起”而是“吃一惊”,那恐怕就神气索然了。
25、而“惊坐起”三字,正是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
26、再加上“垂死病中”,进一步加强了感情的深度,使诗句也更加传神。
27、既曰“垂死病中”,那么,“坐起”自然是很困难的。
28、然而,作者却惊得“坐起”了,这样表明:震惊之巨,无异针刺;休戚相关,感同身受。
29、元、白二人友谊之深,于此清晰可见。
30、按照常规,在“垂死病中惊坐起”这句诗后,大概要来一句实写,表现“惊”的具体内涵。
31、然而作者却偏偏来了个写景的诗句:“暗风吹雨入寒窗”。
32、这样,“惊”的具体内涵就蕴含于景语之中,成为深藏不露、含蓄不尽的了。
33、作者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全都没有说破,全都留给读者去领悟、想象和玩味了。
34、元稹这首诗所写的,只是听说好友被贬而陡然一惊的片刻,这无疑是一个“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说,是有千言万语和多种情绪涌上心头的片刻,是有巨大的蓄积和容量的片刻。
35、作者写了这个“惊”的片刻而又对“惊”的内蕴不予点破,这就使全诗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咀嚼。
36、元稹把他这首诗寄到江州以后,白居易读了非常感动。
37、后来他在《与元微之书》中说 :“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38、”像这样一首情景交融、形神俱肖、含蓄不尽、富有包孕的好诗,它是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的。
39、别人读了尚且会受到艺术感染,何况当事人白居易。
40、七、作者简介: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41、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
42、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43、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
44、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45、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
46、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
47、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
48、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
49、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